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能打印正在發生著顛覆性的變革,特別是受到智能手機大生態圈的影響,身邊的一切實物都在向智能產品演變,電視、臺燈、音響、支付方式等等都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大陣營。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有三個趨勢,即企業向系統方案解決供應商轉型,生產更加柔性化、定制化,“互聯網+”促進價值鏈向價值網轉變。
一、智能制造企業逐步向系統方案解決供應商轉型
總體來看,我國智能制造發展仍處于應用普及階段,企業的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均有待進一步提升。并且面向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客戶需求,單一的智能制造裝備應用已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因此未來裝備制造企業將不斷加強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之間的協同創新,增強智能制造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能力,為制造企業提供生產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的系統解決方案。
二、生產模式向更加定制化方向轉型
隨著生產過程成本的不斷提高,制造企業亟待通過使用更加智能的制造裝備來提升企業生產過程的柔性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品率。而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增材制造等新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下,衍生出眾多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先進制造技術向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也激發了消費端對產品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倒逼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更多智能制造裝備的生產方式實現定制化生產。
三、“互聯網+”模式促進制造業價值鏈向價值網轉變
在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基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互聯網+制造”在國內得到廣泛推廣,將逐步改變傳統制造業的生產理念、經營模式及消費端的消費模式。未來智能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評測;開展互聯網(城市)云腦研究計劃,構建互聯網(城市)云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為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務。
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2018這個全新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鋪天蓋地的都是這三個詞的信息,這幾個關鍵詞已經熱到無人不知的地步。拿智能打印這一個領域來舉例,傳統的打印機只能通過電腦傳輸數據并打印,而且還需要下載對應的驅動,安裝程序繁瑣,無疑在使用過程中給用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隨著打印機智能化新科技時代的到來,中午云打印機已經不需要依附于電腦和手機而存在,它是一個智能獨立產品,而這一切只需要通過云端輸送數據就可以實現。中午云打印的優勢就在于有開放的API接口,不受距離、時間的限制,讓打印機可以輕松實現異地遠程打印,在外賣平臺、微商城、酒店、快遞、微信公眾號,以及當下火遍朋友圈的小程序多個打印場景都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